手机APP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英语 > 中考物理 > 中考物理真题 > 正文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来源:可可英语 编辑:Ookamie   可可英语APP下载 |  可可官方微信:ikekenet

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第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7-9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2分)(2013•沈阳)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

B. 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kg

C. 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3000J

D. 考场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A

考点: 质量的估测;压强;功的计算;电流的大小.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站立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500cm2=0.05m2左右,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为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104Pa.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一个苹果的质量差不多.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楼走到三楼的高度大约6m,所以从一楼走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500N×6m=3000J.此选项符合实际;

D、教室内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0.18A.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2.(2分)(2013•沈阳)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本题要求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声速的影响因素,声音的利用.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③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和介质种类、介质温度都有关系,和声音的种类无关;

④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解:A、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A不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不正确;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噪声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不正确;

D、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类题目是考查多个声学知识点的综合题目,要结合相关声学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

 

3.(2分)(2013•沈阳)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10Ω、R2=5Ω,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A. 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B. R1与R2的总电阻为15Ω

C. 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 D. 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1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串联;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关系,根据电阻的串联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利用P=I2R可知R1与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1,故A不正确;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R1与R2的总电阻R=R1+R2=10Ω+5Ω=15Ω,故B正确;

∵I=,

∴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故C不正确;

∵P=I2R,

∴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式的灵活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4.(2分)(2013•沈阳)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是吸热的;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解答: 解: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时,干冰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迅速升华,使空气温度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形成“雾气”.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升华吸热和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5.(2分)(2013•沈阳)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 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 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1)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面以后还能平行反射,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是光滑的;漫反射是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面以后不能平行反射,而是射向四面八方,漫反射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

(2)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不透明物体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

解答: 解:A、银幕的表面是粗糙的,光射到上面发生了漫反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银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白色的银幕能够反射所有色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通过电影院放映电影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6.(2分)(2013•沈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 飞机都是由密度大、硬度大的材料制成的

C.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只受升力作用

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和受油机应保持相对静止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物质的基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从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变化判断机械能大小变化.

(2)飞机在保证硬度的情况小尽量采用质量小一些的材料,可以减轻油耗.

(3)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浮力、升力作用.

(4)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关键是看两个物体之间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如果发生位置的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 解:A、飞机起飞时,飞机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飞机起飞时,飞机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所以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不断增大.不符合题意.

B、飞机都是由密度小、硬度大的材料制成的,这样能保证飞机的坚固性,也保证飞行质量小,减少油耗.不符合题意.

C、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主要受升力和重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和受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通过飞机的起飞和加油,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大小变化,考查了运动的相对性.体现了物理在高科技中的重要应用.

 

7.(3分)(2013•沈阳)下列有关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A. 图中开关的连接是错误的

B. 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应该是并联的

C.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可以碰到笔尾金属体

D. 保险丝熔断可能是由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引起的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①接灯时,火线首先接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如果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火线直接接在灯泡时,虽然断开开关,但是火线和灯泡相连,触及灯泡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断开开关,切断火线,触及灯泡时更安全;

②家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③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当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

④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短路;二是家中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解答: 解:

A、接灯时,火线首先接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断开开关,切断火线,触及灯泡时更安全.此选项正确;

B、每个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这样可以互不影响.此选项正确;

C、使用测电笔时,人手不能接触笔尖,但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此选项错误;

D、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短路;二是家中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时,将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导致保险丝熔断.此选项正确.

故选A、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用电安全注意的一些事项,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8.(3分)(2013•沈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C. 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

D. 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水中的小鸟、树、自己的倒影是物体在水中形成的虚像,这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来分析.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在空气中比这个速度略小,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

(4)当光从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一种透明物质垂直射向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解答: 解: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属于平面镜成像,因此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故B错误;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因此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故C正确;

D、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垂直射向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即入射角等于折射角,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及光的传播速度的比较,都属于基础知识,平时多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9.(3分)(2013•沈阳)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A. 灯L1与灯L2是串联,且灯L1被短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路 B. 电压表可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

C. 电流表A1测的是灯L1的电流 D. 电流表A2测的是灯L2的电流

考点: 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的使用.

专题: 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

分析: 将开关S闭合后,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电灯L2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

解答: 解:开关S闭合后,灯L1与灯L2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电灯L2的电流,电压表既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又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还测量电源电压.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电路的识别、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以及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掌握和运用.

点击此处下载文档(rar格式,147.97KB)


发布评论我来说2句

    最新文章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