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英语 > 考研专业课 > 中国人民大学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新闻业务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回忆版)

来源:可可英语 编辑:max   可可英语APP下载 |  可可官方微信:ikekenet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强势
2.逆转
3.韬奋与“小言论”
4.非事件性新闻
5.《风云人物采访记》

二、论述题(每题13分,共39分)
1.简论解释性报道的写作特点。
2.试论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3.联系实际简述配合报道写言论的优势。

三、分析短评《添绿别忘护绿》的写作特点(16分)
附文:
添绿别忘护绿
竞若
北京市的植被覆盖率在连续十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之后,去年,跃升到年增加两个百分点。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北京越来越美了。
今年。首都和全国各地的春季造林活动开展得比往年要早,各地的造林指标也定得比往年更要高一些,当层层新绿在祖国大地上铺展时,我们要提醒一句:添绿别忘护绿。三分栽,七分管.栽下的树苗需要长期的管护才能成。如果树一栽完.指标一统计完.就完事大吉,就难免会像有些地方曾经出现的年年栽树不见林。
我国义务植树14年,人工植树超过200亿株。创下了世界之最。然而,我国的植被覆盖率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许多地方自然条件恶劣,在西北干旱地区,栽地株树苗,要长途运水浇灌,才能成活;在一些山区,要用炸药把山石炸出洞,运泥填土,才能栽树。我们的绿色,来之不易,刚栽下的树苗需要悉心照顾。蓬蓬勃勃生长开的绿色也需要爱护。不能随意砍伐与侵占。记得北京建西使门立交桥时,有棵百年古树正好居中挡道,市政当局不仅没有砍树,还专门为这裸古树设计了一个独特的造桥方案。美丽的古树与现代化立交桥相映生辉的景观,为我们留下一段护绿佳话。今天,在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佳话。浓荫与绿色在延伸,我们要记下植树者的功勋,也要向护绿者献上赞礼。
添绿与护绿,是改善我们生存环境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这需要我们各级政府持续不断努力,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把它当作自己神圣的义务.培植绿色.爱护绿色.珍视绿色! (载1995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四.请将下列材料改编成消息(650字以内)。如认为需要增补材料,请列出增
补的项目及其理由。请按1995年3月15日见报的要求来写,并拟出新闻标题。附材料:(25分)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经”“统治”地球达1.7亿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一个科学史上的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科学家最近成功地从一枚特殊的恐龙蛋化石中获得了恐龙基因片段。这是人类首次从恐龙蛋化石中获得恐龙的遗传物质。在恐龙蛋化石中,居然还存在着65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恐龙的生活活性物质,令科学家们惊喜不已。
1995年3月14日北京生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从恐龙蛋化石中获得恐龙基因片断。
这枚蛋化石是1993年,一个化石收藏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收集到的。它的直径是9cm,呈圆形.蛋壳坚硬.完整.无裂缝。它的蛋腔并不像通常其它化石那样已经是完全硬梆梆的石头,而是一层坚硬的外壳内包裹着一种灰褐色的絮状软物质。1993年9月该化石意外落地跌破,裂成大小两块,发现蛋内腔有腔有灰褐色絮状物质,略潮湿。
这枚蛋化石的价值到底如何呢7在几年前关于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被各种媒介得很热,其中在一篇报道中曾对这枚蛋化石有过这样一段描写:通常恐龙蛋在数千万年的地质作用形成化石后,其内部软组织早已被置换.填充成实心的,其中尚存一些有弹性的物质,如果这些有弹性的物质是次生的既是后天侵入的,不足为奇。如果它们是原生性的软组织或软组织变异残余物,那将是科学界的一条爆炸性新闻。然而经过有关部门科学检测的结果让人们失望了,这种有弹性的物质是坡缕石,是一种粘土矿物,是次生的。这就排除了其具有恐龙活性残留物的可能。
但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购教授认为,这种说法不妥,其真正的科学价值尚待揭示。1993年11月中旬,张购教授获得了约20毫克的蛋化石絮状内含物。这位多年从事石生物研究的学者对其进行了两个实验,一是在电炉在灼烧一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灼烧前后的变化;二是盐酸水解后作氨基酸检测和分析,灼烧实验结果证明,絮状内含物不能燃烧,但局部焦,说明可能含有有机物。氨基酸分析结果证明絮状物含有0.5—1%的氨基酸。
从初检结果以及从蛋壳结构判断这枚蛋化石的絮状物中可能保存有生物大分子。理由是,蛋壳完整无裂隙,有方解石晶体形成的内壁,因而蛋腔在化石形成早期就封闭,形成缺氧的微环境;坡缕石是化石化过程中形成的,吸附力强.容易保存生物大分子。因此决定进一步研究。
1994年1月,由张购申请和主持的“西峡晚白至恐龙蛋化石有机残余物的生物化学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学部的批准和资助;之后,由陈章良教授主体.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蛋白工程与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的古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和分子系统研究,也获得了北京大学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而拉开序幕。
自此,由十几位中青年学者组成的恐龙研究小组,废寝忘食,投入攻关。
地球上恐龙已灭绝6500万年,通过发现大量的恐龙遗骸表明。恐龙在中生代(2.3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曾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动物。在PCR技术应用到古生物学研究领域之前,人类是通过化石复现出恐龙的体形.大小和分析它们的生活习性,如通过牙齿的骨骼化石可以知道哪些恐龙食草,哪些恐龙食肉。四肢的骨骼的比例告诉人们,四肢长短差距不大,身体较长的,行动起来较慢。而前肢较短.尾巴较大的跑得很快。脖子较长的可能生活在水下,而把头伸出水面。这些都是根据形态推断的。古生物学家常常想能不能建筑到一些古生物的分子信息。80年代中后期PCR扩增技术被应用到古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国外的一些科学家已分别从琥珀中提取了3000万年前的白蚁,1.3亿年前象鼻虫的DNA部分片段。美国科学家1994年发表了从恐龙肋骨中分离出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
据介绍,西峡盆地是豫西南一系列白垩纪断陷盆地之一,位于秦岭东段的南段。中生代末期,这里处于东秦岭构造带上,因构造行动先后形成了沿北西至南东延伸的一系列断陷盆地,这些盆地构成了大大小小的内陆湖泊与河流。
其后的大约1亿年的地质历史中.在地古界基底上沉积了白垩纪和第三纪的湖泊河流相地层。
学者们考察了两个地层剖面,并根据前人的资料,格西峡盆地白至系地层划分为3个组,由下而上为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六爷庙组。他们根据蛋化石的形态及大小和蛋壳显微结构的特征.推出这枚珍贵的蛋化石可以产于西峡阳城.张堂一带晚白垩世的走马岗组。
他们认为。这枚蛋化石埋葬时期浸没于地下水或含镁的半咸湖水中,含钙.镁.铝及溶解态硅的地下水或湖水运过蛋壳的气孔孔道渗入蛋腔内;碳酸钙沉淀蛋腔内壁形成方解石晶体层;随着方解石晶体层增厚,堵塞了气孔孔道.蛋腔与外界完全隔绝,形成缺罐头环境;蛋腔内的有机物降解过程因缺氧而中止;蛋腔内的镁.铝.硅结合形成坡缕石;最后,具有复杂双链结构的坡缕石,因其极强的吸附力可能吸附并保存了DNA分子。
这次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章良教授及其实验室一批青年学者,利用近年来建立的一整套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实验设备,利用同位素标记和PCR扩增技术.进一步证实了这枚恐龙蛋化石中确有DNA存在,并成功地扩增出一系列特DNA片断,通过DNA序列测定,并通过计算机与美国和欧共体基轩数据训进行比较,获得了多个基因片断。如与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18SrDNA的同源性为73-81%,而与原核生物无同源关系。这表明该基因片段既不是人为的操作污染,也不是细菌污染所致。
此外还获得了与钙粘着蛋白基因.动物生长激素受体蛋白前体基因.甲状腺激素爱体基因.锌指蛋白基因以及原鸡组蛋白基因等同源性较高的片段。这些结果是经多次反复实验获得的。
我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毫无疑问,是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发现,它将对研究古生物种的起源与进化;特别是对灭绝生物物种的分类和揭开灭绝原因,以及对恐龙遗传物质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张购教授对记者说,这一发现的意义还在于,这是人类首次从恐龙蛋化石中提取DNA片段;这也许是迄今为止人类获得的唯一的一些恐龙基因片段。
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够从生命活性物质这个层次而不仅仅是从骨胳化石.外形来破译恐龙灭绝之谜。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很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古分子生物学。
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我们能对古代的生物有更多的了解。世界上已经灭绝的物种种数,占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物种种数的99.9%以上,这一发现为人类研究古代生物遗传信息提供了方便。
当记者问到,恐龙的DNA片段被发现,是不是意味不久的将来人类能把灭绝6500万年的恐龙重新复制出来。
张购教授说,要想使恐龙重新复出,目前看来还是天方夜谭。因为现在找到的只不过是恐龙的DNA的一个小片段,还没有获得一个完整的基因。如果要用基因复制出一个恐龙,那么最起码要弄清楚恐龙有多少个基因,也许是几千个或者几万个,这个问题还没有人知道。而且现在我们获得的这仅是少量的基因片段,尚不同完整的基因。
即使获得了全部基因,但是把基因“组装”成细胞,又从细胞发育到个体,这个过程究竟还有多少个难关需要去攻克,更是难以预测。恐龙基因的发现者们认为,按照这个原理,如果能找到一个完整的恐龙基因,虽然不能复制出恐龙,却能培育出具备某些恐龙特征的生物。从而了解恐龙的某些生理.形态特征,行为特点,繁殖方式,等等。再说人类能否获得恐龙的基因还取决于非常偶然的条件。

发布评论我来说2句

    最新文章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