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专业课 > 浙江大学 > 正文

浙江大学2002年实验心理学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回忆版)(附答案)

来源:可可英语 编辑:Frances   可可英语APP下载 |  可可官方微信:ikekenet

一、名词解释
1.心理物理学
2.似动现象
3.实验法
4.闪光融合理论
5.最小可视差
6.等响曲线
7.完全随机化设计
8.部分报告法

二、论述
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
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物理学:它探讨了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测量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函数关系,以及指定达到正确测量的实验方法。S167
2.似动现象:是我们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决定似动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前后图案出现的时间间隔与空间间距。S444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实验心理学所讲的实验法一般是指在严密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实验。S3
4.闪光融合理论: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会得到一种融合的感觉。S294
5.最小可觉差:又叫差别阈限,根据阈限的操作定义,是指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之值。S217
普通心理学将其定义为: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P78
6.等响曲线:是把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连成的曲线,每条曲线上各种频率的声音的响度感觉是相等的。S366
7.完全随机化设计:在设计实验时,如果把被试随机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分别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则设计中有几种实验处理,被试就必须随机分成机组,这样的实验设计叫完全随机化设计。T275
8.部分报告法:Sperling将全部的刺激项目排成3*4矩阵,刺激以50ms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项目,再根据报告者的准确率计算被试者的记忆量。部分报告法运用了随机的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了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S485

二、论述
1.答: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淆。
在一项言语学习实验中,研究者想要比较集中学习(一次学习大量材料)和分散学习(分散学习)的效果。他选择三组学生为被试,三组被试的学习材料相同。实验安排如表所示。表中的数字3,表示学习时间为3小时。所有被试均进行相同的考试。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组 3 — — — 测验
第二组 3 3 — — 测验
第三组 3 3 3 — 测验
三组被试实验程序结果表明,第三组的考试分数最高,第二组次之,第一组最差。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效果好。
我们很容易看到本实验存在着自变量混淆,即被试不仅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学习时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三组被试学习后与测验之间的时间间隔对测验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第三组被试学习后只隔一天就进行测验,因此,他们的保持效果较好,遗忘较少,测验成绩就高。总之,本实验设计把学习方式与学习时间和间隔时间等变量混淆在一起,实验结果出现了偏差。
在具体实验操作时,我们可以采取消除额外变量、使额外变量保持恒定或随机化等方法,来避免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2.答:(1)眼能感受光谱的范围不大(波长为400~725纳米),但视网膜的不同部位对光谱的敏感度差距很大。在亮光下,最大敏感度是在560纳米(黄绿光带),是明视觉,即有色视觉。随着亮度的逐步降低,最大敏感度向左移至505纳米处(蓝绿光带),而原来的红色部分则看不见了,这已进入暗视觉,即无色视觉。这种当眼由明视到暗视,视网膜对光谱亮度的敏感度所产生的位移变化,称为光谱亮度曲线位移现象,也称浦肯野氏位移。
(2)视觉的重要功能;解剖学已经证明,视网膜中含有两类感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系胞,两者执行不同的视觉功能。锥体细胞是明视觉,棒体细胞是暗视觉。在 0.001尼特以下的亮度水平,基本上只有棒体细胞发挥作用;在1尼特以上的亮度水平,锥体细胞发挥主要作用;亮度水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称为中间视觉,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共同发挥作用。
(3)关于明暗视觉的实验研究实例
①为了验证“中央凹是夜盲”的实验。实验时先使眼睛暗适应,这时向中央凹投入一线弱光,用这种方法测得中央凹的阈限很高,而棒体细胞的阈限则很低,即在弱光中棒体细胞能识别,而锥体细胞则不能。
②不同光谱明暗感受性的研究。实验者通过自己的研究证明了明视觉和暗视觉的存在及它们的一些特性。发现在同样功率的辐射下,在不同的光谱部位表现出不同的明暗程度。
(4)等能光谱感受性的研究。国际照明委员会先后规定了明视觉和暗视觉等能光谱相对明亮度曲线。
3.答: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受部分。信号检测理论将被试的感受性和辨别力分离出来,是对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的重大突破。
信号检测理论是信息论的分支,应用了信息加工原理。因为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可以看做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可以对它进行分析,这个理论还可以加深人们对感受系统的理解。信号检测理论引入心理学,解决了传统心理研究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把被试的反应倾向和辨别力区分开来。同时,实验证明,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得的痛阈提高了,并不意味着痛觉感受性的下降,而常常是由于改变了极痛标准造成的。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理论的数学基础。这个理论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把操作者的感觉敏感性和反应偏向分开,为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
异常症状既可以出现在病人也可以出现在正常人身上,医生最初的任务是做出“是”或“不是”的决断。一部分研究者则关注更具体的诊断问题。对痛阈的新的认识否定了传统认为痛阈的提高是由于痛感觉的减轻所致。事实上,被试的感觉辨别力始终没有多大改变,所改变的仅仅是他的痛阈报告的标准。
(2)工程心理学中的应用
在复杂的人机关系中,警戒操作是工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警戒是指操作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环境中偶然出现的某种信号觉察并做出反应的持续准备状态。对警戒衰退所做的信号检测论分析表明,应该把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两者结合起来,还应把感觉敏感性和反应偏向分开处理才能说明警戒下降的真正原因。
(3)认知研究中的应用(短时记忆,再记忆的研究)
除了在感知觉方面的研究外,信号检测论还可应用于再认记忆研究中,在再认记忆中,被试所面临的操作实际上是检测当前的刺激(可能识记过,也可能未识记过,既可能是信号,也可能是噪音),将它同记忆痕迹进行“匹配”,做出“是”或“不是”的反应,这一操作可以看做是典型的信号检测论问题。
4.答:(1)心理学上反应时的定义是:“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它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对于研究心理学中的感知觉内在过程有重要意义。
(2)相加因素法简称加法法,是斯腾伯格提出来的,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20世纪,斯腾伯格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间,提出了加法法则。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这些不同阶段所花费的时间。
(3)相加因素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的典型范式主要有两个:
①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让被试先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要求被试判定该数字刚才是否识记过,按键反应,记下反应时间。通过实验,斯腾伯格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短时记忆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他认为信息提取过程包括相应的四个独立加工的阶段: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②开窗实验
开窗实验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并且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开窗一样,一览无遗。比如:给被试呈现1~4个字母并在后面标上一个数字,例如“F+3”等,四个字母相继出现,由被试自行按键,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念出字母标上F后的第3个字母来(是I)。通过实验看出转换的加工过程。
5.答:(1)德国的艾宾浩斯冲破冯特认为不能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禁区,从严格控制原因来观察结果,对记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为此他专门创造了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
①无意义音节
艾宾浩斯用字母拼成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这就使联想的内容结构划一,排除了成年人用意义联想对实验的干扰。这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对记忆实验材料的数量化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和工具。例如,他先把字母按一个元音和两个辅音拼成无意义的音节,构成zog、xot、gij nov等共2300个音节,然后由几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组,由几个音节组合成一项实验的材料。由于这样的无意义音节只能依靠重复的诵读来记忆,这就创造出各种记忆实验的材料单位,使记忆效果一致,便于统计、比较和分析。
②节省法
为了从数量上检测每次学习(记忆)的效果,艾宾浩斯又创造了节省法。他要求被试把识记材料一遍一遍地诵读,直到第一次(或连续两次)能流畅无误地背诵出来为止,并记下诵读到能背诵所需要的重读次数和时间。然后过一定时间(通常是24小时)再学再背,看看需要读多少次和时间就能背诵,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次数和时间相比较,看看节省了多少次数和时间,这就叫做节省法或重学法。节省法为记忆实验创造了一个数量化的统计标准。
(2)艾宾浩斯除了用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控制记忆过程的客观因素外,在主观条件方面,他以自己为被试,力求做到使主观条件保持一致。通过多年耐心细致的实验研究,他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保持和遗忘与时间的关系。他发现,学习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忘越多,但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根据艾宾浩斯实验所得数据画出的遗忘曲线,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其规律是遗忘在学习完后就立即开始,遗忘的速度呈先快后慢趋势。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这一心理现象古已有之,但精确地找到遗忘数值变化的规律,则艾宾浩斯为第一人。继艾宾浩斯以后,许多人用无意义材料和有意义材料以及不同的学习形式,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都证实了他的遗忘曲线的普遍性。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使人们具体地了解了遗忘的进程,从而针对遗忘的客观进程采取相应的措施与遗忘作斗争,所以影响很大。
②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艾宾浩斯发现,诵读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我们知道,英国联想主义者早就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提出过“频因率”。艾宾浩斯则对此加以实验证明和数量分析。当然,艾宾浩斯也认为过度学习是无益的。
③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对一定的识记材料,每天重复学习到恰好成诵所需诵读的次数,约按几何级数逐日递减。一定数量的材料分配到几天之内学习,比集中一天学习的效率要高。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分布学习和集中学习比较研究的开端。
④音节组内各项的顺序与记忆保持的关系。他认为通过学习,不仅邻近的音节能够形成联系,就是远隔的音节也能形成联系;音节之间不仅按顺序能形成联系,而且反向也能形成联系。此外,艾宾浩斯还用诗句和无意义音节作为识记材料,比较意义识记和无意义识记的效果。最后,他还认为睡眠对记忆保持有利。这一点已被近年来的实验进一步证实。
(3)评价
艾宾浩斯的研究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它是一项首创性的工作,具有历史性意义,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即用实验法研究所谓高级心理过程,如学习、记忆、思维等,“艾宾浩斯开辟了一个新园地,格奥尔格•缪勒等人便从而耕耘之”。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虽然对记忆实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它也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其主要缺点是:艾宾浩斯对记忆过程的发展只做了定量分析,对记忆内容性质上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他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把记忆当做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考虑到记忆是个复杂的主动过程;他以自己为被试,不仅产生大量的前涉抑制和倒摄抑制,而且他自己知道实验意图,也会给实验结果带来微妙的变化。同时,从他一个人身上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也令人怀疑。



关键字:

发布评论我来说2句

    最新文章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